查看: 929|回复: 3

我在十八线城市做自媒体,可能和你的想象不太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起家于厦门的“十点读书”,壮大之后北上,与“咪蒙”“有书”“军武次位面”等优秀同行会师京城。“一条”在上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广州,“夜听”和“深夜发媸”都在深圳。

在我们印象中,似乎优秀的自媒体人都在一线城市。但我们又很清楚地意识到,内容创业的火种早已烧遍神州大地。

“十八线”只是一个调侃,我们只是想说,有太多新媒体同行其实远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在一线城市闪烁霓虹照不到的地方,那些散布于广袤国土之上的新媒体同行,他们有着怎样的焦虑和喜悦?又怎样利用网络给万千大众带去片刻的欢笑或者揪心?新媒体又怎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命运?

这次我们不谈爆款,只讲故事。

名字:大雄

年龄:85后

地点:云南某县城

职位:该县城本地号创始人

从业年限:4年

“十八线有机会,但我们县只有一个。”

我们号有40多万粉丝,多是本县人,也有同行或者在外地的本地人在关注。从2014年一直到现在,已经是本县甚至本市最有影响力的账号,新榜500强,去年年榜排400多。年收入就不透露了。

我在上海做了快10年的厨师,当过网络论坛的站长,也帮朋友搞公众号注册和认证,一直对互联网都很有兴趣。

2013年底回老家县城开始创业,开了一段时间的外卖服务,时间不太对吧,那会儿美团、饿了么都没在县城流行起来。

后来又开了一家便利店,做公号和这段经历有直接关系。当时守店太无聊,刷了好多公众号,时间长了就想着:要不自己做一个。

开始是没想赚钱的,很迷茫,那会儿特别流行“XX微生活”、“掌上XX”,我就琢磨发布一点家乡信息和本地便民信息,一是服务本地,二是给在外地的本地人看看。我打工这么久,特别理解思乡痛苦。

201806156838_60.jpg


我们早期用过萌宝涨粉,涨了4万多,更暴力的WiFi啊,娃娃机啊没用过,地推也没做,就是靠发内容涨粉(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删除),通过社群、朋友圈转发扩大影响力,挺原生态的。

目前头条打开率20%左右,粉丝黏性非常高,一个月会出四五篇10w+,历史最高阅读量100w+,近一年最高阅读量40w+。我们的内容特别接地气,比如突发新闻、政府发布的最新通知,第二天就能成为老百姓们的谈资,他们经常不睡觉都要等着看我们的推送,农村里面,不会用手机的老人也知道我们平台。

公司能做起来纯粹是因为抓住了2014年那个时间吧,官方新媒体还没起步,我们县城人口又特别多,极其需要一个本地信息发声筒,交通上我们离地级市特别远,整个发展都比较独立。

目前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广告,一种是软文,头条给外地商家1.6-1.8万,本地商家1.2万,但我们从来不统计过转化率。广告还是地产、活动比较多,不太喜欢食品类广告,我们粉丝这么多,黏性又高,肯定有很多人去买,风险挺高的。另一种是文内贴片,地产、商场等,一个月1万左右,一篇最多四五条。现在还有相亲版,我们做红娘收服务费,一人98—398不等,现在有400多VIP。

未来会深耕本地吧,相亲、招聘、亲子、美食等等。还有电商,但那是后续的事情了。

关于复制,我觉得有机会的。越是不发达的地方,消息越闭塞,如果有个比较好的平台网罗地方资讯,市场潜力挺大的,一定要接地气。不过,我们县只有一个。

目前本地团队5个人,兼顾公众号、App、相亲版和市场。我希望团队要有20个人,包括编辑,市场,视频,运营,策划,设计,只要候选人能胜任,我可以在他原来工资基础上加2000。

但是,招人真的好难啊!

你不是在新榜工作吗?帮我挖点人吧。

名字:王玉明

年龄:90后

地点:山东威海

职位:“乐威海”创始人

从业年限:4年

“他们觉得自媒体像在搞着玩。”

“乐威海”是2014年起步的,性质偏民生,有25万粉丝,“威海吃货”15万,现在应该算是威海本地第一。团队有20个人,年营收两三百万,纯利润一半左右。在当地来说,这不算什么赚钱的生意。

我原来在北京,做过门户网站及团购网站的运营,回威海后就一直想做互联网项目,正好赶上公众号兴起。当时我就很想做(公众号),但本地论坛、电视台都不做,他们觉得自媒体像在搞着玩,因为推广合作都免费嘛。

“乐威海”第一年通过商家合作,粉丝涨了10万,没自己做地推,也没投过打印机和WiFi。接过一点广告,不过都转化成粉丝福利来合作了。

商业上以广告为主,头条广告报价5000,在当地同行中是最高的了,流量主就忽略不计了。电商是今年才开始的,接过几次大活动,效果还行,今年会继续推进。

威海现在的自媒体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同行友好,商家也认可。以前的问题就在于商业环境,商家意识不到自媒体的作用,这是个慢慢培育市场的过程。

困难啊,现在回想,当时的困难也不算什么困难,已经做出来了。现在的困难就是用户黏性一直在下降,打开率5%左右,以前有10%。

201806154282_565.jpg


一二线城市自媒体都在向小程序和短视频转型,我们不一样,当地人对小程序不太认可,用户的打开和使用很少。我们也做小程序,但是培养用户习惯的时间很长。

如果要说环境的不同,我觉得一二线城市好处在于人口基数大,商业模式成熟。小城市虽然竞争小,但广告价格低,比大城市低多了,威海人口二百八十万,城市人口只有七十多万。

我觉得自媒体在小城市潜力不太大,太受城市体量限制,所以我想带领现在的团队,往视频方向走一走,做一些不受城市限制的项目,做几个IP出来,现在正在做的短视频原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姓名:支晓峰

年龄:80后

地点:呼和浩特

职业:“掌上内蒙古”创始人

从业年限:5年

“呼市市场太小了,年轻人少,城市活力相对比较小。”

“掌上内蒙古”有20多万粉丝,偏民生,在内蒙古排前十。我们做得早,以前影响力挺大,现在一些做音乐等细分的号起来了,我们就落后了,今年开了美食、亲子等矩阵号。

我大学学生物工程的,不太喜欢,毕业就转策展行业了。2010年玩儿过新浪微博,发一些内蒙古资讯,有十几二十万粉丝,当时算是大V。

从2013年开始做公众号,我一个人做了3年。第一年都没有收入,住在同学家。因为觉得公众号有一点前途,而且辞了职不想找工作,挺浮躁的。

当时没有原创意识,发些冷笑话、网文连载,什么推广都没做过,胆子小,怕被封,就靠内容慢慢涨。也不知道可以通过做公众号赚钱,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内容以当地资讯,新闻、民生信息为主,有转载,也有本地政府的公开信息,或者是全国媒体信息的整合,偶尔当地媒体也转发我们的内容。

201806153022_584.jpg


我们对内容挺严谨的,有突发新闻的时候,会等传统媒体核实以后再发,爆料很少发,除非是爱心求助信息。

我在今年才有了6个人的团队,都是做内容的,除了主号就是写矩阵号内容。工资开得算高的,3000加绩效,老编辑有6000以上,中等偏上了,留不住人啊。

现在招人特别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做新媒体,能胜任的人少,他们心气还高。

最近一年多打开率一直在降,粉丝增长也慢。我们的定位是全内蒙古,对呼和浩特就没有集中关注,本市有了新的竞争对手。

呼市市场太小了,玩微信的年轻人少,和东部城市相比,商家对新媒体广告投放的需求很少,舍不得花钱投广告,唯一好处是竞争也小。我们下一步会计划改善当地意识,做一些企业新媒体沙龙,开发更多市场机会吧。

盈利不太好的时候也想过退缩,但只是焦虑一下。粉丝快到天花板了,今年继续做垂直吧,招点人来分区域做社群运营。多做原创,尝试做美食、旅游类短视频,也会试水电商。我还没想过到别的城市扩地盘,内蒙古这么大,城市和城市之间隔得好远啊。

名字:晓梦

年龄:95后

地点:山东胶州

职位:“胶州人”在线、“胶州探店”编辑

从业年限:8个月

“做自媒体实现了我的记者梦”

我2017年毕业后才入职的,主号“胶州人在线”2014年起步,现在有15万粉丝,主要发当地新闻资讯和民生信息,现在是胶州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之一。2017年开了美食、亲子、房产等六七个账号。整个团队有十几个人,我就主要负责美食号“胶州探店”,一年盈利多少我不太清楚,得问老板。

我们公司主要靠广告盈利,主号的头条报价是3000-5000,在当地中等偏上,主要接美食、地产和本地活动,很多商家都是来做品牌形象的。其次就是内文贴片,500一天,一篇只贴一个,贴多了阅读体验不太好。我们还有个App“大胶州”,有开屏和信息流广告。此外就是服务性收费,包括广告、策划等。

我现在做“胶州探店”,餐厅探店和美食推荐嘛,有1.5万粉丝,基本都是年轻人,不像“胶州人在线”,男女老少都有。

旺季的时候,一周5天都有探店,一篇2000-3000字左右,图片拍得特别细,文字也要求原创。

探店确实是广告,有两种形式,一是商家提供菜品和套餐给我们做粉丝福利,我们来引流;或者是做品牌形象,头条报价是图文1500,也有3000档。提供直播和视频服务。

我们做过地推涨粉,比如扫码免费领棉花糖,赞助本地节日“糖球会”等,还有朋友圈转发领福利,都想要福利嘛,所以会转发到朋友圈,效果都还可以。

我大学学的财会,也就是父母眼中比较安稳和轻松的工作,但我一直有个记者梦。大学做了两年校园新媒体,毕业回胶州,找的也是媒体相关。现在每天吃吃喝喝写写也很开心的,算是圆了我的记者梦。

201806154745_25.jpg


胶州这类城市人口少,市场也小,当地人对自媒体有个接受的过程,虽然愿意用新媒体形式推广的人越来越多,但多数人还是很好奇,不知道自媒体是做什么的。

现在一个月工资4000左右,包括提成和奖励,在胶州的新媒体行业算很高了,同行差不多2000-3000左右。而且这是我刚(毕业)出来第一年,在我们班儿也算比较高的。

还没想过换工作,我挺喜欢现在工作状态的。

姓名:野菌

年龄:80后

地点:湖北某县城

职业:某县城旅游攻略公众号创始人

从业时间:4年

“如果不做公众号,我能看到自己60岁的样子。”

公号做了4年了,主要发布当地资讯,对接外地游客的咨询,只有几万粉丝,说出来有些丢人。游客占一半多,以至于取关率比较高,但我们在湖北旅游榜上排名前五。团队有4人,都是兼职,包括2个大学生。营收还可以,去年创了新高,刨除成本有50万。

做公众号之前,我在东部城市做了6年手机游戏开发,2个公司都被全资收购了。12年的时候家里让我回去啊,爸妈都是公务员,他们想让我过安稳的生活。所以回来了,在基层工作。

工作很稳定,但我大概能看到自己60岁的样子。

201806155936_14.jpg


这里是个旅游城市,生活特别安逸,如果我已经45岁了,肯定不会有冲劲儿。但是在外面(东部城市)待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想做点什么,好在工作时间比较灵活。

回家后我考察过,当地有过好几个本地号,还有外卖服务,发展都不太好,城市常驻人口才8万呢。所以2014年开了一个旅游攻略网站,想通过网站扩大家乡的影响力。基于以前的经验,还是想做PC端。但是微信风口起来之后,就在年底做了公众号。

由于地域限制,我们基本上不靠公众号线上流量盈利,一个月接2-3篇本地商家广告,头条报价才2000左右,流量主更微乎其微。收入一方面来自相关部门的补贴,更主要的是线上预订。我们提供私人定制旅行,并与本地酒店、餐饮、租车、户外等商家多方合作,收取中介费用,算是通过公众号的线上影响力转化成线下收益吧。

刚开始两年是没钱的,那会儿还想继续做下去,我能说是情怀吗?那会儿有一些铁粉,每条都看。我们也不愿意辜负他们。当然,我和法人都不靠公众号养活,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们这里新媒体发展比较滞后,地方小,内容量比较饱和,还有大批竞争者,最终坚持下来的不到5个号了。

其实我们有过风投,15年有投资人看好当地旅游产品的潜力,但当时不知道能做到多大份额,也没有系统的目标,最终拒绝了。后来也有人谈过收购,但合作形式不太理想,所以到目前还是独立运营。

从旅游市场来说,我觉得未来潜力不小,线上增加内容的丰富性,扩大影响力之后再带动线下订单吧,靠公众号赚钱不太可能。但我们还没探索出旅行垂直号的商业模式,希望有机会和其他优秀创业者多多交流。

五个故事讲完了,那么你呢?你在哪里做新媒体,有什么感受?欢迎在留言区里写下你的故事。

来源:新榜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118

主题

8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17
发表于 2018-6-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971

帖子

60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08
发表于 2018-6-1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
发表于 2018-6-2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1973443284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科创网,值得信赖!
科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科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科创网

GMT+8, 2024-12-27 14:38 , Processed in 0.123028 second(s), 3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